剪切、加热、淬火、成型……在南通企业江苏广和科发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的车间内,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生产产品模型,几道工序下来,完成了配件的“浴火重生”。二十多年来,江苏广和科发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从传统制造向智造转变,靠着创新向前发展。 20世纪70年代,刚从大专毕业的张瑞林进入南通当地的粮食机械厂做学徒,学习普通车床加工和模具开发技术。苦学几年后,熟谙机械操作的张瑞林被挑中成为车间班长。 张瑞林用多年的积蓄购买了一台小车床,办起了机电制造厂,拉开了创业的序幕。“最初都是做些价格低廉,别人不会做,也不愿做的杂件。刚开始时,一个月才几千块钱的加工费,可所做的杂件涉及十多家厂家。”渐渐地,拥有二十多年车间工作经验的张瑞林在南通当地积累了小小的口碑。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开始和张瑞林进行合作,提供生产醋片的机器,运用于香烟头、纺织布的生产。张瑞林当时没有帮手,下车间、做材料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,每天起早贪黑,晚上就睡在车间。在工作中他一丝不苟,严格要求自己,还给自己定下了“不完成当天任务不准吃饭”的规矩。付出的艰辛,终于换来了成功的甘甜。产品质量得到了南通醋香厂的肯定,这一单利润达到20%左右,给张瑞林带来了创业的第一桶金。 如何保证企业发展常胜不衰?张瑞林的对策是加强企业内功修炼。“除了请资深业务员与客户加强沟通,我自己也加强国际贸易知识学习;加大设备投入,提高生产效率。”他说。此外,企业还每年投入10多万元,邀请专家对员工进行精益生产培训,“希望员工能学到更复杂、更高精度、更多类型的配件加工技能,适应不同客户群。”张瑞林说。
不惑之年勇创业
张瑞林,一个从濒临倒闭的国企走出来的车间班长。那时的他已经四十五岁了,凭借着敢于冒险的精神和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劲,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,现已成为江苏广和科发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的总经理。
20世纪90年代初下海潮开始风靡全国。1994年,张瑞林辞去了粮食机械厂的铁饭碗工作,揣着从亲朋好友那借到的五万元,注册了公司营业执照,开始了他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历程。“刚开始支持我创业的人很少,我个人的脾气也很急躁,好听的话、拍马屁的话,我从来不说也不会说,我只会老实做事。”张瑞林回忆道。
张瑞林认为,踏实守信是做生意成功的第一要义。创业初期,张瑞林接的都是别人不愿意接的小单子,并给合作的企业提供额外的不收费的服务。“人家不愿意做的项目,我们愿意。做得好了,人家自然会把资金给你。”也许正是张瑞林的这种精神,才能取得合作对象的信任,让他在成功的路上不断前进。他说自己是一个“理想主义者”,但更是一个“务实的人”。
埋头苦干获成功
成绩的背后,是实力,而实力源于埋头刻苦的努力。从公司创建开始,每一个齿轮机械转动的背后都是张瑞林付出的心血。
到了1995年,张瑞林已经将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,华能电厂开始和张瑞林合作做产品,主要生产德国单线阀管,这一单总产量共500多支阀管,又给张瑞林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。他租厂房,添置了几台数控自动车床,扩大规模生产;遇到零件加工难题,他频繁请教工厂里的老师傅,积极和企业沟通,反复请人上门改良设备以适应复杂生产,倾注了心血的产品最终得到了客户的认可。
通过几年的艰苦创业,从小作坊到大公司,张瑞林铆足劲儿干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。“口口相传,陆续有南京、珠海等地10多家企业找到我。”张瑞林说,公司近一两年购买了日本400多万元的维修机器,提高了产品的质量,也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工匠精神谋发展
这么多年来,张瑞林的公司以“钻研、创新”为宗旨,不断提高机械加工、制造的专业化素质,尤其在高精度机械零部件加工、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公司还可以根据不同客户对于产品技术参数的不同要求订做产品,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,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大型企业的好评,并长期与公司保持定点生产、合作。
张瑞林认为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,创新能力是必备的素质,一成不变是一个成长中的企业最致命的毒药。企业要想常胜不衰,保住效益,就必须时时创新,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,永远争做行业第一,这样才能成为胜者,在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。
要发展好制造业,人才十分关键。张瑞林说,团队是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,需要“主内”和“主外”的不同人才,耐心的“总管”和具有战略眼光的“领袖”、技术与市场两方面的人才都不可缺。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,不但要有提出可行性建议的人,还要有能不断发现问题的批判性成员。
20多年前,公司注册资本只有5万元,年营业额几万元;如今,公司注册资本达到800万元,年营业额超过3000多万元。张瑞林没有满足,他说:“我必须有更多的智慧,做更多的事,让我的企业更成长。我相信我能办到。”
记者刘莉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