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长城汽车体系独立一年半之后,蜂巢易创在零部件产量上迎来阶段性成果。日前,蜂巢易创举办了7DCT变速器的百万台下线仪式。该变速器研发项目启动于2013年4月,在2017年3月实现量产。目前,其已搭载至长城旗下A级、B级、C级等多个级别车型上,如哈弗H6、WEY VV7等。
为了促进零部件业务的独立发展和市场化运营,长城汽车在2018年将旗下多项零部件业务进行拆分独立,其中蜂巢易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,业务涵盖动力系统、传动系统、电驱动系统和智能转向系统等汽车核心零部件,并且针对这四个业务板块都成立了独立子公司。根据蜂巢易创的规划,到2025年其营业收入要突破550亿元。
在底盘、发动机、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上,中国汽车曾长期依赖外资品牌,经过十几年的技术积累,目前自主汽车零部件水平实现了明显提升,包括长城、奇瑞、长安等主流车企都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零部件,所搭载的多款车型也实现畅销。
“因为自主品牌面临的问题和瓶颈较多,品牌价值、品牌实力都会导致消费者认为你是低价的产品,但实际上并不是我们做的不好,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环境的培育和支持。”蜂巢易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郑立朋表示。
不过,通过给国际车企供货,郑立朋认为,自主零部件的发展正在迎来了更好的市场认知环境,“不同于早期采用国外供应商能够提升整车品牌价值,消费者如今更关注的是产品力,而不是背后有多少大品牌供应商”。
但对比博世、爱信等国际零部件巨头的发展模式,自主零部件的市场化并不理想。“如果我们在满足长城销量的同时,还能向外进行更大的扩展,这样自身的生产成本、供应商的成本也都会有所下降,产品性价比提升后,也会给整车提供很大的支持。”郑立朋称。
相比传统燃油车在零部件领域的高技术和高品牌壁垒,新能源汽车被看成是全新起跑线,甚至是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。但由于市场导向不明确、新能源车尚未全面爆发、燃油车体量仍大等多重因素,蜂巢易创的产品仍采取了面向传统燃油车、混动、纯电动等多类车型开发的发展路径。
多面布局带来的巨大投入,也是促使蜂巢易创加速市场化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据郑立朋介绍,目前蜂巢易创在对外业务上,已经在为部分新造车企业开发发动机两档、电机一档的混联式结构,计划放在A+级到B级车平台上,此外其也接触了很多欧洲车企。
除了量产百万台的7DCT之外,蜂巢易创面向混动车型的9HDCT、串混联DHT等变速器技术,未来两年也将陆续SOP。目前,9HDCT及其常规动力版本9DCT产品预计2021年初实现量产,DHT项目预计2021年底实现量产。而根据蜂巢易创规划,至2025年,其发动机产能将达165万台,变速器将达150万套,电驱动50万台,电动助力转向系统(EPS)100万套,电子助力制动器(EAB)75万台。
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除了蜂巢易创之外,长城还面向电池成立了蜂巢能源,面向氢燃料汽车成立了未势能源。目前,三家公司均由长城系全资控股,但三家企业市场化都在加速。其中,蜂巢能源已经全面启动了IPO以及股权融资等工作,未势能源也在积极进行投融资。
郑立朋表示,蜂巢易创已经开展引入外部资本,预计明年会有不同的主机厂以及外部投资方加入,“我们未来的定位是,长城只是一个大股东,不会是100%控股,现在也在做员工持股的考虑,所以未来必然是一个多元化的股权结构,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公司市场化”。郑立朋称。